•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项目 > 12355

关于对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10062号的答复意见

发表单位:本网    发表时间:2021-08-16 14:36


屈婷娟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青少年儿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关注新市民子女及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第20210062号)的建议收悉,经综合市卫生健康局(市中医药局)、佛山市人民政府(市新市民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扎实推进,增强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2004年,团中央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市开设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2008年,我市开通了佛山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功能逐步扩大为热线、办公、网络、会议、面询、培训、宣传等七大功能,并发展为佛山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全市五区32个镇街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情感咨询、法律咨询、权益维护、志愿服务、港澳青年服务、防校园欺凌、智慧团建、性与健康、禁毒防艾、实习就业、圆梦大学、留守儿童服务、困境儿童服务、青年婚恋等服务。2016年,我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始承接市文明办“佛山市校外心理辅导站”业务。2017年,我市12355热线实现与省12355热线并轨接听。2020年2月,我市12355热线与市12345热线合作开设了“防疫心理援助热线”专线。在疫情期间,12345在我市12355咨询室设置了2条分线,每天安排了2名12355专家值班接听来访案件,组织12355专家参加佛山电视台、佛山电台组织的《阻击疫情 温暖聆听,疫情防控心理援助行动专场直播》、《筑牢抗疫“心”防线》、《早晨 从946出发》等节目,为市民解答疫情期间及复工复学时期如何缓解心理的困扰,提供专业、权威的心理防护知识。2020年5月,我市12355成为广东省首个12355“云平台”试点,省12355热线后台与我市12345热线后台实现了无缝对接,开设了“心理咨询”专键,服务对象拓展到全市市民。佛山市12355实现省市两级联动,创新性探索建立“团委牵头+政府协作+志愿服务”模式,为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精准助力。2020年,我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受理青少年求助案件20637宗,其中,心理咨询1099宗,法律咨询4705宗,志愿服务4705宗,智慧团建1932宗,就业创业、禁毒防艾、困难救助、留守儿童、校园欺凌、新冠肺炎咨询等案件2450宗。

  (二)多措并举,多层面开展青少年儿童心理宣教活动

  一是开展“为了明天——青春自护·益起来”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向阳计划”“千名青年律师千场青少年法律服务”等主题系列心理帮扶、涉罪未成年人心理帮扶活动,采取专家授课、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形式开展活动,提高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构筑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空间,2020年,我们开展了近150场有针对性心理帮扶活动,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二是印发了《关于印发2021年佛山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工作要点的通知》(团佛办〔2021〕1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围绕“信息背景下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爱自己,给青春一份好的答卷”“良好家庭教育,成就孩子人生”等主题系列活动计划60多场,更好地深入基层、心系青少年儿童,不断提升12355的知晓率,主动了解青少年的需求,真正走到青少年群体身边,协助青少年儿童以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迎接人生不同的重要阶段,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8+10”活动。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面向家长开设“1”条亲子沟通咨询专线,构建全市多层级全覆盖线上咨询服务网络。针对组织动员、工作架构、精准排查、阳光校园活动、课程建设、全员培训、家长指导、开通援助热线等方面开展“8个一”活动。出台家访工作措施“10”条,开展对学生全覆盖家访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多个网络平台集中展播283节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网络点击量近2000万;创新设计网上“复学第一课”挑战答题,超过250万人次完成答题;为学生、家长开设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308个、微信号2069个、QQ号1673个、电子邮箱2355个,提供线上援助服务10万余人次;全市中小学家访学生达200万人次,开设家庭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超30000节次,召开线上家长会超20000场次,指导家长善于倾听孩子心声,疏导孩子情绪。四是全面开展守护师生身心健康项目。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守护师生身心健康项目。全市33530名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参加了积极心理学线上培训,有效完成595060个学时。全市选取30所中小学作为实践学校开展积极品格优势测评及干预,采用清华大学技术成果应用的积极教育测评系统,面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共计136172人开展心理普查,并接受来自清华大学专家团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培训指导共计30场。最后编制了7本《校园安心手册》共14万字,完成12篇宣传推文逾两万字,引导全市中小学师生、家长进行科学情绪管理,构建积极向上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五是将心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包括挫折教育内容,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开设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地方课程,列入家长学校课程计划。开设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个性,奠定全面健康发展的心理基础。推进心理教育融合课程建设,心理教育与德育、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及各学科教育渗透融合发展。强化体育艺术教育,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至少1小时,加强学生审美陶冶和审美创造实践。六是开展“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论坛。2005年开始,市妇联每年举办“与孩子的心灵对话”论坛,走进社区、学校,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当地实际需求选定主题,历年设计主题共150多个,邀请佛山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佛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骨干、广佛地区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等,与家长孩子现场交流讨论,搭起家长与孩子互动式的沟通桥梁,引导家长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截至2020年底,论坛已举办203期。

  (三)开展调研,推进青少年儿童服务工作上新台阶

  为确切了解和掌握佛山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团市委联合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关工委在佛山市中小学(包括职业高中)范围内开展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状况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的方式。问卷调研主要通过每区选取4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开展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3000份。每区选取1所学校开展座谈调研,并邀请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共同就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现状、法治教育的形式等内容转开座谈、访谈。根据调研数据,邀请专家对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特点,从家庭、学校、社会多领域和教育、社会活动多角度,探讨进一步教育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开展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方法,并出台《佛山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状况调研报告》和《“用法治方式培育公民行为习惯养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调研》,供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作参考依据。

  (四)强化队伍,提升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工作技能

  2020年5月,21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佛山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我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前完成“按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心理专业教师,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100%,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学、1200人以上的小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各区至少要创建一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工作目标要求,夯实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硬件基础,为完善健全我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依据。目前,全市共有专职心理教师655人(小学258人,初中217人,高中135人,中职45人),配备率位于全省前列,专职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近三年,市教育局投入培训项目经费300万元,举办市级培训班8个、市级培训活动37场次,参加培训教师65119人次,专业培训243学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中小学教师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A证4359人、B证15169人、C证48677人。佛山选送4名心理教师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全部获得最高奖综合一等奖,并获得3个“最佳单项奖”,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目前,全市正努力构建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体系:建立“百千万”心理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支由优秀校长、班主任、心理教师及科任教师组成的心理教育人才队伍;实施百名“领航人才”三年培训计划,培养100名左右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打造为“种子型”培训师队伍;实施千名“骨干人才”三年培训计划,培养1000名左右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实施万名“强基人才”三年培训计划,打造一支10,000名左右的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此外,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本系统的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截至2020年12月,全市现有精神科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06名,每十万人口约5.1名,达到了目标要求,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以及组建社会心理服务专家团队,提供专业、规范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推广品牌,加强新市民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服务

  一是重点打造“新市民学堂”活动。从2019年9月起,在我市非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顺德区试点开展“新市民学堂”活动。多渠道多方面促进新市民“员工融入企业、家庭融入社区、子女融入学校、群体融入社会”;发掘多元主体和资源参与新市民服务建设,支持引导全市各区更多村(社区)、商协会、企业等设立“新市民学堂”。目前顺德区建成24个“新市民学堂”,投入30多万元资助“新市民学堂”常态化开展活动服务,课程体系以“流动少年宫”和“政策一堂课”为两大模块,其中的“流动少年宫”从2020年6月起至今共输出“流动少年宫”课程90场,惠及新市民儿童群体达4000人次。“流动少年宫”重点关注新市民子女的寒暑期生活,让儿童在活动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学堂内容有《趣味亲子活动》《小小理财师》《童趣作文》《儿童防性侵保护课堂—爱护我们的身体》等等,以此促进儿童融入社区,促进社区公共教育融合,本土文化融合,同时促进本异地儿童相互了解交流。二是各区分别开展系列面向随迁子女的服务举措。如顺德区自2018年10月正式启动“顺德新市民子女成长计划”,项目选定区内新市民子女学校作为共建单位,旨在向学生提供核心素养课程,并组织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分别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教育讲座,鼓励新市民家庭在亲子活动中多沟通、多合作,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增强亲子之间的亲密度,缓解家长处理亲子关系的压力。先后结对容桂新蕾学校、乐从颖林水藤学校及北滘明阳学校等3所全区仅有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民办学校,围绕“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为新市民子女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三是开展面向新市民留守子女的服务活动。重点针对新市民“小候鸟”来当地探亲但父母难以请假照看的实际,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青年之家”、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市-区-镇街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基地等阵地,连续3年举办“小候鸟”夏令营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实效多样并且全程免费,3年来共接纳来自省内外多地的小候鸟400人,传授留守儿童游泳及溺水急救知识、交通法规及安全常识、消防安全常识和设备展示演练、自我安全意识以及礼仪教育等各种安全教育课程,并安排了跟班生活老师及医护人员值守,对小候鸟进行贴心照顾,解决了新市民请假、照顾子女等后顾之忧,更展示出佛山对新市民及其子女的至诚关爱。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新市民服务管理工作

  坚持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入贯彻落实积分制服务管理办法、“最多跑一次”放管服改革,完善优化信息化系统,大力推行网上办事,持续开展“新市民学堂”等惠民利民项目。增强困难新市民及子女在佛山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进一步加强“四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按照佛山市“四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部署,指导和督促各区扎实完成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进行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对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进行地毯式排查登记,全面摸清、摸实实有流动人口和实有出租屋的底数,做到应登尽登、应管尽管,提高动态管控能力,为困境新市民子女群体的发现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进一步夯实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基础

  切实按照《佛山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科学指导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专业队伍打造。联合政法、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加强建立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站(室)建设,确保基层心理服务工作有场地、有设施、有保障。

  (四)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建设好“四支队伍”“一个体系”和“一个网络”。“四支队伍”:即心理教师专业专职队伍;班主任为主体、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队伍;建设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师、心理社工和志愿者为补充的队伍;建设挂钩学校的专业心理医生队伍。“一个体系”:即构建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体系。“一个网络”: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网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

2021年5月20日